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邹晓东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它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值《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表彰“《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鼓励《文史哲》及学术期刊界“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在《文史哲》做编辑的回顾与梳理,其中既有求职《文史哲》的曲折与辛酸,也有钟爱学者身份而不甘心做编辑的纠结;既有深度认识《文史哲》之后的幸福,以及与之一起预见学术大势的豪迈,也有对“学刊专职编辑(学术编辑/学者编辑)”这一角色的审视与畅想。作者在书中观察并思考自己所在刊物的办刊传统与办刊理念,体察并分疏学者身份与编辑身份之间的张力,追问并设想学刊与学界的正当关系。读者从中不仅能了解《文史哲》编辑背后的故事,更能感知《文史哲》作为一流学刊的担当,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有更加深刻的体味。
我在《文史哲》干编辑
作者:(加)肖内西·毕晓普-斯托尔(Shaughnessy Bishop-Stall)
人类的醉酒历史源远流长,然而关于如何应付宿醉,我们能找到的文字记载却如此之少。本书作者毕晓普-斯托尔只好自己踏上了寻求之旅:他与酒吧老板、酿酒师、医生、资深酒徒频频举杯,足迹遍布拉斯维加斯、温哥华、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地。 除了关于解除宿醉的探索,毕晓普-斯托尔还深入历史、文化、哲学乃至医学等诸多领域,为我们呈现了与宿醉有关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爱酒之人的寻觅之旅,也是一部跨越千年的宿醉大历史。 最后,毕晓普-斯托尔找到解除宿醉的良方了吗?建议你把这本书带回家,自己找找看。 —————— 【爱喝酒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它】 ★让每个贪杯之人翘首以盼的解醉大型实验:还有什么比酒醒后的头痛更让酒徒们糟心?到底有没有靠谱的解醉良方?伟大的慷慨的毕晓普-斯托尔将自己投入这场大型实验,用一场场的宿醉和一次次的解醉尝试为我们献上了一部等待已久的醉后报告。 ★一部幽默风趣的环球冒险游记:为了解醉大业,毕晓普-斯托尔的足迹遍布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等等国家,记录了与当地酒徒或解醉专家相遇的故事,各国独特的饮酒文化、思维方式让人大开眼界,不靠谱程度屡创新高,撇开本书的“实用性”不谈,好笑的新鲜见闻也让人不忍释卷。 ★一部关于饮酒与醉酒的大历史:除了毕晓普-斯托尔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故事,他还翻阅典籍、深入研究资料,向我们呈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解酒偏方、老普林尼的偏门疗法等不同时代的解醉尝试,太感人了,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宿醉,还不断喝酒。
宿醉
作者:[美] 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
你无须改变太多,也能活出精彩一生。 这是保罗给我们的心理安抚,同时他也用自己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明白地告诉我们这件事在现实世界的可行性。这是我们可以从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之一。 而从内容层面来看,在这本充满了洞见的书里,保罗以黑客之眼和画家之心,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为何拥有今日之面貌,并预言了它的未来。 在保罗眼里,黑客是创作者,是互联网之子,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虽然经常被视为书呆子,却以自己的努力,为互联网新世界奠基。毫无疑问,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已经且必将继续被黑客深刻地改变,因此,了解黑客,我们也会更了解这个世界。 在本书中,作者和我们谈论了与黑客有关的三个方面:第一,黑客如何成长及看待世界;第二,黑客如何工作及影响世界;第三,黑客的工具和工作方法。 事实上,在全部15篇文章中,保罗所探讨的内容远远超出了黑客所关注的内容,并以幽默的笔触,在最广泛的可能性上展现了他对于人人关心且受其影响的重大议题的思考。不管是创造财富,还是如何设计出好产品,抑或如何在充满了异见的世界里自洽地活着。可以说,不管我们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将从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黑客与画家
作者:阿津川辰海
《透明人潜入密室》——“透明人”实施的“不可能犯罪”,难度不断升级的“密室”挑战! 《六个狂热的日本人》——令人细思极恐的“粉圈”乱象,“闹剧式”法庭推理,“暗黑”版《十二怒汉》。 《被窃听的杀人》——通过命案现场的一份“意外”录音找到凶手,成为“地狱耳”侦探洗刷自己嫌疑的唯一机会。 《逃离第13号船室》——当海上“密室逃脱”撞上突如其来的“真实绑架案”,体验“双重逃脱”的极致快感! ★即便是藏匿在透明身体里的恶意,也终有一天会露出马脚,从恶意滋生的那刻起,他们就已经逃不掉了。 ★本格推理最热话题之作!颠覆想象的烧脑谜题,洞穿人性的推理盛宴。阿津川辰海中文简体版作品首秀! ★“霸榜”四大推理榜单的绝对黑马作品!集结 科幻、法庭、声音、游戏多种推理形式,挑战不可不读的推理神作,探索本格更多可能性! “本格推理Best 10”第1名!(原书房评选) “这本推理了不起!”第2名!(宝岛社评选) “《周刊文春》推理Best 10”第2名!(文艺春秋评选) “这本推理好想读!”第3名!(早川书房评选) ★备受瞩目的推理新秀,炙手可热的人气新锐——阿津川辰海,同期超越“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诚一郎、“新本格推理掌门和旗手”绫辻行人! ★“推圈”赞不绝口的口碑力作!海外读者五星好评,名家前辈倾情推荐! 作者所进行的高难度挑战,让读者在目瞪口呆后,不吝送上喝彩——辻真先(获奖海报评语) 让人心服口服之作,通俗易读又有看头。——辻真先(推特 2020年4月22日) 践行着本格推理的基本法则,又在之上进行了现代化创新。可谓是现在备受瞩目的推理小说作家。——伊坂幸太郎(《达芬奇》 2020年8月刊) 恐怕没有人能猜出书中的真相。——东川笃哉(《想推荐给你的推理小说》发售活动) ★内含珍贵作者创作后记。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透明人潜入密室
作者:[日]森崎和江
明治、大正、昭和初期,狂飙迈向近代国家的日本。 不断增长的国力与依旧贫瘠的土地。 无以为生的少女们,不得不去异乡讨生活。 或是自愿,但多是被骗,她们藏身船舱,本想到海外寻条出路,却被迫接客,成了妓女。 她们就是唐行小姐,是人贩子眼中均价五百日元的商品,是世人眼中的偷渡女、海外丑业妇、日本之耻,是被“祖国”献祭给受压迫民族的供品。 但她们同样也是被卖时只有十二三岁的少女,也曾被故土温柔以待过。 故乡的女儿啊,即使寒风灌满胸脯,也乐于用肌肤余温去温暖他人。 即使被亲人抛弃,但一想到故乡,还是会露出或欣慰、或洒脱、或羞涩、或坦然的笑意。 . . 我想找到一种由女性叙述女性经历的、只属于女性的语言。向我袭来的便是森崎的话语……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太难估计了。——上野千鹤子 . 日本有评论者称其为“非虚构写作的纪念碑式作品”,可以说并非过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我国广有影响的日本影片《望乡》的祖本,山崎朋子的非虚构作品《山打根八番娼馆》,里边即有她前去森崎和江住处拜访、请教的场景。——李振声 . 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阿崎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看完《望乡》以后,我一直不能忘记它,同别人谈起来,我总是说:多好的影片,多好的人!——巴金 . . 本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明治时期被欺骗和卖往海外的唐行小姐的境况,并深入挖掘了个别唐行小姐的内心世界和归国后的生活。作者以自己与几位曾经的唐行小姐交往所得的信息作为写作启发和素材,并引用了当时的新闻报道,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和政策进行了解说,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当时日本社会的一部分图景。作者向人们展示了这个失语群体不为人知的苦难历史,并抨击了当时一系列迫害女性和普通劳工的不合理制度,进而衬托出唐行小姐的坚韧、隐忍和善良的本性。 . 作者情感极为细腻温柔,通过这些少女的视角去观察她们的生活,用质朴的语言描述出她们残酷的生活状况,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情感。
唐行小姐
作者:鲁西奇
喜,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生在秦始皇时代,比秦始皇嬴政大三岁,死于始皇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之后四年,比秦始皇早死七年。他和秦始皇是同代人,从人到民,继而成为楚国故地的基层小吏。他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他的家族平稳地延续到了汉朝,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还略有提高。 作者把零星的材料串连起来,试图拼接出一个作为人的喜,并在遥远、陌生的世界里找到喜。想象自己站在喜的位置上,凭借他的眼睛去看他所处的世界,并描述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被统治对象直接面对的帝国统治机器:通过户籍制度、军功爵制、邻里的军事化编排,以及军政一体化的行政体系,将每一个黔首都固定在国家控制体系的特定位置上,使之从军应役、立功受爵、交纳租赋、互相伺察,有必要或有利时举报同伍、同里的邻居,但也在战场上生死与共,构成一种生存共同体。 同时,本书力图呈现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卑微个体生命的若干面相,是伟大时代中以个人为中心的几幅剪影,是在总体格局相对稳定,而微观环境却在不断变动的历史结构中好不容易才可以发现的几处个体微粒:有的人将会贫穷鄙陋而孤单,有的人会生活困难,有的人将终身奔波、劳禄,有的人地位低下,一直要从事卑贱的劳动,有的人一直到老都要被人驱使笞辱,历尽波折。他们出生,他们受苦,他们死亡。
作者:[英]格雷厄姆· 法梅洛
★《洛杉矶时报》科技图书奖 ★《物理世界》年度图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林群倾情推荐 ★对量子物理学天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狄拉克一生的全面、详实而有趣的讲述 ★狄拉克对物理学的贡献比肩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同时代的杰出物理学家,至今仍影响量子力学在计算机晶体管上的应用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风波,狄拉克在风云突变的历史背景中仍坚持着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信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量子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性格古怪、沉默寡言的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绝对是一个别树一帜的人物。作为量子物理的创始人之一,狄拉克开创性地将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联系起来,用完美的数学方程解释了物质的本质,并预测了反物质,后来的弦论和关于宇宙之初发生什么的预测都是基于他的成果。 他被认为是除了爱因斯坦以外,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7岁,当选应该皇家学会会士;29岁,当选剑桥大学卢卡斯教授;31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物理学领域外,他也在化学领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发明了一种分离化学同位素的方法,并在核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这位科学“怪人”一生与人感情疏远。他是如何与同时代的科学巨匠,如费曼、薛定谔、海森堡、朗道交流的?他为什么终其一生不原谅自己父亲,但又对其念念不忘?他是如何在“一战”“二战”以及冷战的裹挟中前进的? 本书都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今日,他提出的概念仍被后人研究和发展,他的思想仍影响着无数研究者和科学家,他提出的曾被视为与日常生活毫无关联的方程式已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产业的基础。
量子怪才
作者: [美]查尔斯· 塞费
★诺贝尔奖得主维尔切克点评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推荐,剑桥大学物理系博士、“原理”创始人陈佳君等推荐 ★《展望杂志》2021年十大传记奖,资深获奖科普作家执笔 ★综合了对霍金本人、学生和同事的采访,以及众多未曝光过的一手资料,对霍金精神遗产的全面总结 ★《科克斯书评》《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科学》《自然》《展望杂志》热评推荐 霍金,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哲学家,预言家。他在20多岁的年纪被医生诊断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绝症,只剩下两年多的生命。但显然,他并没有接受这个判决。在这之后,他不但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成家立业,并最终活到了76岁。在这中间,他的《时间简史》成为绝无仅有的全球科普畅销书,他本人也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 我们了解霍金的名望,却较少了解他在学界的贡献。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霍金都位于宇宙学研究的中心。20世纪70年代初,霍金的学术成就达到顶峰。如果说对黑洞奇点的研究让霍金在学术领域一举成名,那么关于黑洞辐射的研究则是霍金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霍金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上,就雕刻着他关于霍金辐射的公式,这代表着他一生最重要、最伟大的成就,也是他名垂千古的凭证。 本书讲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霍金的一生,也描绘了霍金作为一个丈夫、一个老师、一个朋友是如何影响和鼓舞着身边的每个人的。他的一生绝无仅有,他的精神如金子般珍贵。
霍金传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