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中山七里
“您还记得法律女神忒弥斯吗?” “记得,过去我曾对你讲起过她。” “记得当时您说,忒弥斯手中的剑所象征的权力, 必须时刻与正义相结合。 然而忒弥斯的另一只手里还提着天平, 这杆天平又要怎样来衡量您的罪行呢?” 新手刑警渡濑与资深前辈鸣海对埼玉县发生一起命案展开调查, 最终锁定嫌疑人明大,却没想本已认罪的明大却在入狱后大喊 “冤枉”并且绝望自杀。 五年后在浦和市又发生一起凶杀案,其作案方式和五年前的“明大案”一模一样…… 新手刑警渡濑与资深前辈鸣海对一起凶杀案的嫌疑人屈打成招,被冤枉的嫌疑人在狱中绝望自杀。五年后又发生一起作案手法极相似的凶杀案,刑警渡濑抓住凶手,而这起案件的凶手正是五年前冤案的真凶,由此牵连出警视厅的一批刑警,他们皆因渎职罪而免职。 若干年后凶手出狱的当天,即遭人残忍杀害,刑警渡濑通过层层调查、推理最终找到凶手,凶手是受冤枉而自杀者的父亲,日本的刑罚制度对待死刑极为谨慎,真凶没能被判处死刑,作为冤死者的父亲对他产生了极端的愤恨之情,所以犯下此案。 刑警渡濑察觉到一连串的事件似乎是有人在背后引导,通过调查推理,最终发现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负责两起案件的检查官…… 本作对日本司法体系中刑警、检察官等公职人员的众生相进行描绘,忒弥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引发读者对司法程序、正义、道德等概念的思考。
忒弥斯之剑:社会派推理代表中山七里的典范之作!
作者:詹姆斯·L.格尔文
本书是一部研究20世纪初大叙利亚地区大众政治和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学术著作,采用了不同于以往历史学家的独特视角,详细描述了非精英人士在民族主义政治中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奥斯曼时代的叙利亚民族主义高涨,各种民族主义组织竞相出现,登上政治舞台。本书以1918—1920年费萨尔统治叙利亚时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解析了两个有着不同体制框架的共同体,一方是阿拉伯政府、法塔特和阿拉伯俱乐部,另一方是人民委员会及其盟友。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从它们各自的话语所表达的民族主义方向、价值观、愿景,对它们所举办的仪式、游行活动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作者认为,无论是阿拉伯俱乐部还是法塔特,在结构或意识形态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来领导或引导代表叙利亚民众利益的大众政治。与之相比,人民委员会不仅在组织和功能上独立于阿拉伯政府,而且其结构反映并具象化了叙利亚城市政治权威不断变化的性质,其主张和选举制度在民众中更具有代表性,赋予了新的民族主义领导阶层权力,以往被排除在民族主义政治外的人开始在叙利亚的政治和公共活动中发挥中心作用,民族主义政治首次成为一种叙利亚地区的大众现象,今天仍在继续影响着这里的政治和社会。
分裂的忠诚:帝国末期叙利亚的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
作者:[美] 盖伊·奥尔托拉诺
“将‘两种文化’之争解释为两种学科文化之间的冲突,无异于说,在现代欧洲的早期,女巫受到迫害就因为她们是女巫,或者说,逃亡的奴隶被归还给主人就是因为他们是财产。” 科学家、小说家C. P. 斯诺爵士1959年在剑桥大学发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时,大约没有料到他将掀起的是这样一场思想风波,以至“两种文化”成为和他本人的名字紧密绑定的观念标签。伴随利维斯的质疑而展开的这场跨越20世纪60年代的论争被冠以“两种文化之争”之名,仿佛它是大半个世纪前发生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另一场交锋的再现,但仔细考察其间涌现的各路支持与反对声音便会发现,正如发端于此一时期的科学的社会历史学,作为一组对立概念的科学与艺术此刻有如一匹特洛伊木马,携着围绕技术进步、大学使命、帝国命运而展开的不同意识形态主张,轮番走上英国的文化与政治舞台。“科学”作为一种语言,为更大范围关于英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辩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 作者奥尔托拉诺提醒我们,应当问的是:所谓“两种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带着陌生人的眼光进入,我们便得以辨识出这场论争如何与战后精英政治时代的兴衰、后殖民主义与冷战意识的发展彼此交织,一窥战后英国的政治议题与各派力量的较量。而斯诺与利维斯各自职业生涯中的得意与失意,不仅投射出两人对文化政治运作方式的不同理解,也是一个时代思潮起落的生动写照。
两种文化之争:战后英国的科学、文学与文化政治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