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日] 宫口幸治
本书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真正机制,在日本引发全民讨论热潮。本书的作者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过不少未成年犯罪的孩子。通过和这些孩子深入交流,他猝然得知这些孩子惊人的共通点——不会均分蛋糕、不会临摹简单图形、不会加减乘除、看不懂汉字。原来,他们缺乏基本的“认知功能”,亟须介入支持或接受特殊教育。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智力障碍”指的是智商低于70分的人群,这个定义其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如今,智商介于70~84之间属于“边缘智力”。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边缘智力”及以下的群体占到人口总数约16%。 “边缘智力”在未成年犯罪的孩子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大众中的比例。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不断通过“问题行为”发出“求助信号”。然而,我们看见了吗?又或者当作一回事了吗? 大至教育制度、司法体系,小至你我每个人……整个社会氛围与做法,全然将这群孩子隔绝在外。少年管教所里犯罪少年的真实境遇,反映出社会的失败和我们的冷漠。在成长各阶段连连被忽视的孩子们,长大后迅即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一群人。 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多年总结的经过验证的简单方法(每天5分钟,就能完成不会伤害孩子心灵的“认知功能强化训练”),可以切实帮助“边缘智力”的孩子学会反省,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概率,对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少年与恶的距离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革命的年代:1789—1848》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一部。 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时代证言。1789年至1848年,“工业”“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统计学”“新闻出版”等词被发明出来,或者被赋予其现代意义。而这一切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双元革命”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美国的政治革命。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霍布斯鲍姆在本书中紧紧扣住 “双元革命”在历史上的突破性角色来讲述现代社会的发端,并阐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希望帮助读者们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瘟疫与人》 《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1913,一战前的世界》 《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 《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和现代中东的诞生》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科学的发明:科学革命新史》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 《无义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权力》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
革命的年代 1789-1848
作者:约翰•祖布尔茨基
它是亚洲东西两部分之间的支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它是和中国并列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和第四大宗教的发源地。如今,它的人口位列世界人口榜头位,它的影响力已超越印度洋、覆盖全球。它就是印度,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矛盾的国家,一个与中国巨龙毗邻而居的南亚巨象。 与中国历史可以清晰地划分为连续的大一统王朝不同,印度历史呈现出一种断裂感、破碎感。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等地便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文明的覆盖面积一度超过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到了公元前1300年左右,可能的大干旱终结了印度河文明,一拨接一拨的雅利安人涌入印度。从这时开始到印度共和国成立,这片次大陆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势力入侵。来自西北的波斯人、希腊人、伊斯兰势力和来自东方的贵霜人、匈奴人,通过次大陆西北的开伯尔隘口来到印度;而英国人和法国人则自海上而来。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即便是强大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也只是统一了印度中北部地区,而且统一也都是短暂的。印度南方从来都是小国林立的局面,偶有朱罗王国这种将影响投射到东南亚的强权出现。是英国人统一了印度。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实现独立。然而独立后的印度并没有走上繁荣之路。印巴冲突、家族政治、计划经济、贫富分化以及种姓制度等导致这个国家步履蹒跚。尼赫鲁家族出身的两位总理都遭到暗杀,政局动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转向市场经济,印度才快速崛起。如今,它的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十,其软件、电影等产业在全球处于前沿,其庞大、年轻的劳动力资源更预示着它有强大的后劲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容纳了宗教、文化、语言、种族和政治的多样性,外来文明从来不曾真正征服印度,反而被印度吸纳甚至同化。独立以来,基于多元文化的世俗民族主义也一直是印度的立国之本。但新的问题正在出现。印度人民党的印度教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导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关系日益紧张,而当局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的拙劣表现,也不禁让人对印度的未来充满忧虑。 未来或许可期,但这取决于印度人民如何应对巨大的挑战。也许,印度人民可以从他们5000年的文明史中找到一些答案。
印度5000年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